首页

搜索

第115章 死亡之谜微型研究(求保底月票)(求订阅) (第1/3页)

第115章 死亡之谜微型研究(求保底月票)(求订阅)

沈乐涉足的这一段记忆,比上一段,上上一段,都要明丽得多。

莹莹已经长大许多,从七八岁哀哀痛哭的小丫头,长成了十七八岁,身材高挑健美的少女。

她剪着短短的,整只耳朵都露出来的头发,在操场上尽情挥洒汗水:奔跑,跳跃,翻木墙,跳沙坑。

练擒拿格斗,练捕俘动作,一套又一套的拳头,打得虎虎生风。

而操场上的课程结束之后,她又钻在图书馆里,拼命读书。法学,心理学,指纹学,法医学,统计学……

一本又一本,高高地、厚厚地堆起来。有简体横排,有繁体竖排,有英文,有俄文,有不知道什么文。

那些沈乐看一眼就晕眩的文字,她皱着眉头,翻着比拳头还厚的字典,一个字一个字看,一本一本地啃。

手边的笔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,每一本上,都有她大段大段的笔记,摘抄,图画。

三年时间,少女从一个刚刚入学,青春懵懂的新学员,成长为一个英姿飒爽的公安干警。但是,到了毕业分配的时候,她却遇到了麻烦:

“我要去刑警队!我要和犯罪分子做斗争!”

莹莹站在负责分配的老师面前,身躯轻轻颤抖,晒成小麦色的脸气到通红:

“我就是为了当刑警,才报我们学校的!如果我是警察,我……我……”

才说了几个字,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。如果她是警察,如果她很早很早的时候就能成为警察,她哥哥,是不是就不会死了?

疼她爱她,为她做各种各样娃娃,做出那个漂亮玩偶屋的哥哥,是不是现在还活着,她会有漂亮的嫂子,有可爱的小侄子?

老师满眼为难。这个小姑娘,是烈士家属,是三个哥哥牺牲以后,家里的唯一后代。

这样的孩子,一贯是需要受到照顾的,怎么能分到最艰苦、最危险的刑警岗位去?

“陈海莹同学。”她努力平心静气地讲道理:

“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任何一个工作,都是为人民服务。人民公安,更应该服从组织的命令,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……”

“当刑警难道不是为人民服务?”莹莹初生牛犊不怕虎,还在努力争辩:

“难道我们不需要女刑警?前几天我还听说,现在基层女刑警特别少,特别缺!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下去?!”

“陈海莹同学。你是我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,很多方面的能力都非常难得。”老师继续苦口婆心:

“女警察,女刑警,很多人都能当,但是,你的岗位,却不是任何人都能替代。”

“可是老师……”

“陈海莹同学。服从命令听指挥!”

“……是!”

莹莹就这样留校,成了一位教职员工。然而很快,小姑娘就遇到了新的烦恼:

“……你们怎么听不明白呢!”莹莹辅助的授课老师,讲《刑事侦察》的李老师,气得脑门上冒火:

“死者被家人发现坐在客厅椅子前地面上,头部受伤出血,地面有大量血迹。

客厅内物品没有破损、翻动、倒伏的异常现象,靠背上方 0.85米处的南墙上发现有两处很小的喷溅状血迹,方向为从下往上……”

他滔滔不绝,把案例当中勘察到的细节,全部说了一遍:

“……这种情况下,你们更倾向于是自杀还是他杀?为什么?”

莹莹坐在教室最后一排,听得聚精会神。她觉得李老师已经讲得很清楚,很明白,很透彻。

但是,这些抽调来短训两个月的干警,却都是一脸茫然:

“想不出来啊!老师,你说了这么多,我们记不住!”

莹莹看着都为李老师感到尴尬。李老师却还是非常耐心:

“这样,我重新说一遍。”她刷刷刷刷,在黑板上开始画房屋的平面图,一边画,一边讲。

窗口在哪里,桌子在哪里,椅子在哪里;人朝哪个方向倒伏的,血迹在什么地方发现;

从窗台上到旁边椅子上都有香灰,桌子到椅子之间的地面,有重迭的穿袜子的脚印,进来的也有,出去的也有……

“现在呢?”

一个课堂,二十来位干警,有五六个若有所思,剩下十几个,面对黑板上的大方框小方框、大圆圈小圆圈,还是一脸茫然。

特别是,血迹的高度,方向,这种立体的信息,莹莹在黑板上画的图,完全没有办法呈现……

她磕磕绊绊地上完了这堂课。下了课,她和李老师聊起来,那位中年干警就笑她:

“没事儿,这些干警,年龄都在四十岁往上,文化程度多半只有小学,初中就算很高了。这样在纸面上讲,人家确实很难懂啊!”

“那怎么办?碰到什么案子,直接把学员带到现场去?”

“那倒也不必。有文字,有记录。不行就画个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