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133章 “小鱼”的暗示 (第2/4页)

难怪明明是珍稀鱼种,却留到最后被爷孙女留下当做了晚饭。

游苏暗感肉疼,凌真人留下的灵石也不过接近两百块,仅是坐趟船就要花去大半,未免太黑心了一些。不过这玉环湖上也只有他一个摆渡人,除了忍痛交钱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。

游苏沉默半响,还是决定坦白,道:

“我与玉环池有些渊源,或许不会被拦在湖外。”

“因为一些原因,家师的机缘也分给了我一点,我进玉环池,也是为了寻一份自己的机缘。”

游苏默然片刻,忽道:“这是因为那湖中湖——玉环池的缘故?鱼离玉环池更近,那灵性便更重,自然价值也越高?”

“老先生,这玉环池五十四年前忽然谢绝来客,您可知晓原因?”

游苏摇摇头,他虽能喝却也不愿多生事端,道:

“玉环湖的鱼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游苏由衷赞叹。

青舟到了这玉环湖的附近就不可飞行,而偌大玉环湖上,就只有老余家一艘船能够行驶。游苏这才找上了这对爷孙女,一来是想多了解玉环湖以及背后的玉环池一些,二来则是希望老余引渡自己到湖心。

他倒是比较好奇,这对爷孙女明明是凡人,为何要那么多的仙家之物?凡人放这么多灵石在身边,除了让自己耳清目明一些也没有其余用处,甚至还会遭到一些狠辣修士的觊觎。

老余只是用烟杆将灵石揽过,收进自己怀中,淡淡问道:

见游苏答应,老余似乎心情也变好了,枯槁的脸上能看出一点喜色,他又抽了一口旱烟,道:

“鱼肉虽美,却美不过这豆腐和面条,许公子可要多尝一尝。”

“鳉鱼已是我吃过不可多得的美味,玉环湖难道还有比它更美味的鱼?”游苏惊讶地问。

“你仙道中人都不知道的事儿,老夫一介凡人又怎能知晓?”

游苏默然,他也没有放弃,转而问道:“那老先生可否跟我讲讲这玉环湖?晚辈初来乍到,其实对玉环湖算不上了解。”

说着他又取出一块灵石,悄然推了过去。

老余瞥了游苏一眼,又将这块灵石给不动声色地揽入怀中,问道:

“想问什么?”

“就先讲讲它的来历吧。”

“来历?这片湖比我曾爷爷的曾爷爷都活得长,能有什么来历?不过,倒是有个传说。”

“晚辈愿闻其详。”

小鱼则乖巧地坐在旁边沉默着,没有随意插话,也在等着老余继续说下去。

<div class="contentadv">

老余吐了一口浊烟,便开始了自己的讲述:

“据传,在很久很久以前,远古的神明里有一对兄妹,哥哥是水泽之神,妹妹则是山石之神。他们的感情很好,彼此扶持走过不知多少岁月。但在一场与其他神明的战斗中,哥哥为了保护妹妹奄奄一息。哥哥是水神,死后当化作水流汇入江河湖泊。而妹妹为了不让哥哥真正死去,牺牲自己变成了这玉环般的群山,将哥哥化作的水聚集在一起,变成了玉环池。而玉环湖,则是变作玉环池的哥哥日日夜夜为妹妹所流下的眼泪。”

游苏点头颔首,默默将这个寄托了凡人瑰丽想象的故事记在心里。

这样的神话传说在如今的五洲已经很少了,它们大多埋藏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。

在五大仙祖出世之前,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只能向着臆想出的神明祈祷,而仙人的出现,切切实实改变了这个世界。对比起神话中这些不切实际的神,拥有崇高伟力而又愿意体恤凡人的仙才是凡人们崇拜敬仰的对象。所以神话,也就被民众所渐渐淡忘。

老余话罢敲敲烟灰,将若有所思的游苏与小鱼叫醒。

“没想到玉环池的来历是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。”游苏回过神来,评价道。

“传说而已,当不得真。”

“老先生可亲眼见过玉环池的样子?”游苏又问道。

“只是在岸边看过,我连踏足上面的资格都没有。”老余一口烟、一口酒,又觉喉咙辛辣,便饮鱼汤解辣,问道:“你是在路上听了些风言风语?”

要说没有风言风语才叫奇怪,五十四年以前,玉环池仙人都是平易近人,常常出湖替周围城池的百姓治病救灾,深受百姓尊敬。但其实这并非玉环池仙人们的责任,中元洲城池统一归恒高神山列宗管理,问题自有神山派来的城主以及城内的本地仙家解决。

而自玉环池闭门不出之后,不仅百姓问题被解决的效率大大降低,往日作为观景胜地的玉环湖也因离奇的消失事件变得冷冷清清。百姓自然而然对这些独居幽潭的仙人们产生了抱怨之情,也在所难免的流传了一些对玉环池恶意的揣测。

最为盛传的,便是说玉环池已经接近枯竭,里面已经破败不堪,所以里面世代生长、靠池水为生的仙人们为了维护形象才避世不出、谢绝外宾。

游苏没有言语,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