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144章 就是你想骗我奶奶的收藏?滚出去! (第1/3页)

第144章 就是你想骗我奶奶的收藏?滚出去!

什么?

这个妆奁盒,可以给我——哪怕卖给我吗?

沈乐来不及回答,看老太太脸色疲惫,随手指了指面前的空水杯,赶紧跳起来。

倒水,捧水果饼干,一样样送到老太太面前,只差给这位资深老教授捏肩捶背了。

伺候大佬喝完水,吃了半个苹果、几片饼干,沈乐这才恭恭敬敬,坐回老教授面前。面对她探究的视线,恭恭敬敬回答:

“当然是那个黑漆螺钿的!它和这个木梳,明显是同一套的!”

“那个吗……”

老太太笑得更加开心了些。三个妆奁盒,要论特色,是那个七巧官皮箱最有特色;

要论贵重,花梨木的那个最贵重;

黑漆螺钿的那个,材质不算贵重,部件多有残损。如果不经过修复,直接拿去卖的话,怕是最卖不上价的那个。

但是,面前这孩子,毫不犹豫,就盯上了它。

结合那把修复过的梳子,结合这孩子刚刚收购到手,还没开始修复的其他梳篦、盒子,很显然,这孩子,是真心想要一件一件,亲手修复它们的。

真好啊……

是真心喜欢手艺,喜欢文物修复行业的孩子呢……

老太太看向沈乐的目光越来越满意。然而,好半天过去,轻轻摇了摇头:

“那个现在不能给你。你的手艺,修复这个大家伙,暂时还不够。”

她抬起手,沈乐赶快起身,扶她站起,搀着她到收藏室。老太太轻轻抚摸着面前的妆奁盒,声音里感慨万千:

“这个盒子,跟了我好多年了……小沈,考考你,这个妆奁盒,大概是什么年代的?”

这个问题,沈乐胸有成竹。他从包里翻出三个瓷盒,一字排开:

“这三个瓷盒,我是和木梳一起得到的,木梳又和妆奁盒的风格一致,很明显是一套妆奁里的组件。

瓷盒底部有‘光绪年制’的字样,我在景德镇查访到了烧制它们的瓷窑,甚至找到了烧制记录,是在光绪末年。

妆奁盒的纹饰非常明显,是女子嫁妆的一部分,所以有理由认为,这个妆奁盒的制造年代,应该也是在光绪末年,还没到宣统。”

老太太安静听着,满意点头,只在听到“查访到了瓷窑”的时候惊讶了一下。等沈乐说完,她毫不停顿,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:

“瓷器什么的且不论,这个妆奁盒本身,用了什么工艺?”

被教授抓住考问,沈乐简直不能更习惯。

他且不回答,收回瓷盒,微微俯身,盯着妆奁盒仔细观察,又侧过头去看盒盖缺损处的断面。好一会儿,征询地扭头:

“林老师,我能用放大镜看吗?”

“看得清吗?要不要显微镜啊?”

林教授笑得脸上皱纹聚成一团。沈乐整张脸瞬间垮了下来:

“林老师,您开玩笑了……就算有显微镜,我现在也没法取样啊!”

他从背包里掏出个放大镜,又凑过来细细观察。老太太由着他反复观察,并不打扰,甚至抬手开启了柜门、拉开了抽屉,示意他随便看。

好半天,沈乐才完成观察工作,返回老太太面前报告:

“这个妆奁盒,用的工艺种类很多。妆奁顶部,用金银平脱工艺镶嵌出蝙蝠、桃、如意花纹,寓意‘福寿如意’;

四壁用嵌螺钿工艺,镶嵌出婴戏图、百子图,背部甚至镶嵌了一首《桃夭》。螺钿一般都是镶嵌图案,文字非常罕见,很有价值;

妆奁双门内壁,用描金工艺,描绘山水楼阁人物图样;

妆奁内部的小箱子,用的是黑漆嵌百宝工艺,镶嵌出四季花卉,彩蝶飞舞,寓意‘地久天长’;

妆奁内部镂雕的两扇小门,镜台支架上的浮雕、透雕工艺,也非常有特色。

简单地说,这是一件木匠、漆匠的炫技之作……”

他搜肠刮肚,巨细靡遗地汇报了一遍,比考试答题还要细致,比硕士论文答辩还要紧张。

答完了,老太太还是笑眯眯地盯着他。沉默不语,看着像是满意,却有可能是不太满意。

一般来说,导师这样盯着你看,都是你没答对,或者答漏了,导师在给你机会……

沈乐被她看得如同芒刺在背。想了想,再想了想,还是编不出新东西来:

“我就看出这些了……”

“没有别的了?”

“没有了。”

“真的没有了?确定都回答完了,没有说错的,没有记错的了?”

“真的没有了……”

林老师,您怎么和我们导师一样,就爱用这种法子考验我们啊!

不对,从传承顺序来看,我们导师的恶趣味,应该是向您学的吧!!!

“嗯,金银平脱,螺钿,描金,嵌百宝,镂雕,浮雕。”老太太掰着手指,一样一样地数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