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然,大唐核心在崤山以东,但西域对华夏非常重要。
其实,李瑄认为发展南方,可以在长江旁选择一座新都,比如金陵。
这样可以加快岭南开放,早日进入东南亚。
但李瑄不想大兴土木。
而且华夏的地势,一直是北高南低。
因此北方更容易为都城。
幽州,李瑄则没有考虑过。
历史上定都幽州,是要对抗胡人的威胁。
现李瑄扫清北方、东北一切障碍。
幽州作为行省的中心城市即可。
虽大唐是两京制,但只能侧重于一座城市。
选择长安,牢固河陇、西域、蜀地、朔方、瀚海都护府、雪域高原等。
选择洛阳,则依托洛阳四通八达的交通,以及大运河,发展核心地带的商贸。
“至尊,臣前往长安时,朱雀大街已铺上光滑的水泥路。您也计划在两京古道修水泥路。若此路修成,长安与洛阳七百里,车马三日即至。届时,中枢在洛阳则可影长安以西。”
独孤峻向李瑄回答道。
“我会好好考虑。”
李瑄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。
水泥路修成,要等到几年后了。届时西域、雪域高原对大唐的认可度会更高。
那时再考虑将中枢迁至洛阳,全力发展崤山以东。
他隐隐被独孤峻说动。
在当前的时代下,华夏是开拓者。
崤山以东,人口占据大唐总人数的五分之四以上。
工业革命,一定是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开始。
若真能完成工业革命,铁路、柏油路修建,拥有电报机等通讯,掌控西域易如反掌。
李瑄要做的,是尽快完成农业革命,将工商业推到一定临界点。
大唐必须快速进步,否则小农经济会显得十分脆弱。
迁徙中枢之事,待两京古道的水泥路修好再说。
李瑄又与独孤峻交流一些其他事情,最后,李瑄向独孤峻询问:“南下江淮的船只是否已经备好?”“回至尊,大小一百艘船只,皆已备好。”
独孤峻向李瑄回答。
一部分天策卫沿着大运河南下。
另一部分则乘船跟随。
最大的一艘是李隆基曾经打造的龙船,重修一遍,为李瑄此次南下的主船。
“有劳府尹。”
李瑄点了点头,然后与独孤峻一起,慰问洛阳府其他官吏。
翌日,李瑄前往大唐月报总部视察。
六年时间,七十多期的发行,使大唐月报在大唐百姓心中,产生一定的地位。
没有人怀疑大唐月报上新闻的准确性。
至尊亲笔撰写的《西游记》依旧在连载中。
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!
对于凡夫俗子来说,《西游记》的故事老少皆宜,令人津津乐道。
李瑄看到大唐月报的发行愈发流畅,活字印刷,使大唐月报能在次月初三,陆续印刷出报纸,然后快马送往各地。
哪怕是南海,也可以在两个月内送达。
坐于家中,即知天下事。
大唐月报的出现,使消息流通得更快,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百姓。
下午的时候,李瑄来到位于紫薇城的智慧宫。
智慧宫在紫薇城的宫城之中,由原本的弘文馆改建。
李瑄第一次到达智慧宫。
阿费夫等诸国学者、发明家,多达八百余人。
平日里,他们负责翻译自己国家经典。
同时,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,知识。
也有学者研究大唐的历法、数学。
那些发明家则让他们自己捣鼓。
大唐也有一批学者在智慧宫,与外国学者取长补短。
李瑄来到智慧宫,宣布译书的学者,可以永久成为唐人。
凡发明利国利民之物者,依旧会奖励官职、爵位。
以激励这些外国人在大唐扎根,彻底为大唐效力。
阿费夫等学者动容,他们只是外来人,从未奢求过大唐的爵位、官职。
但有大唐皇帝亲口承诺,他们不得不信。
手舞足蹈,激动溢于言表。
大唐作为最文明的国家,有英武的天可汗统治。
看洛阳的布局和繁华,人人都想永居于此。
对一些波斯人来说,本来已被大食统治。是天可汗将他们解救出来,还能自称波斯。
一个个卯足劲,希望能创造出利国利民的东西,让天可汗看到他们的价值。
李瑄在洛阳城陪伴妻女数日后,在临走前的一天,召所有智慧宫的成员,到智慧宫听从他的演讲。
现智慧宫的祭酒为声名赫赫的文人萧颖士。
他在开元时期进士及第,起起落落,一直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