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133章 烽烟起,寻爱似浪淘沙 (第1/4页)

第133章 烽烟起,寻爱似浪淘沙

赵云为九江太守,夏侯惇为庐江太守!

当刘协的话自殿上传来之后,莫说二将本人震惊,便是诸大臣也不由心念一动。

这两个地盘都是袁术的。

刘协此举是想引诱曹刘两家去攻袁术吗?

还是想分化曹刘两家的势力?

没有人知道刘协是怎么想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

评价一个皇帝,无非就是明、昏、庸、暴四种而已。

但刘协却很难去界定。

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掌权过。

在面对董卓、曹操两大权臣的高压控制之下,刘协都做出过反抗。

对于曹操,刘协一手策划了衣带诏事件。

这已经是在刘协这个位置能做到的极限了。

而在面对董卓时,刘协其实也反抗过。

他曾秘密派遣刘虞的儿子刘和潜出武关,想召集第二次讨董联军。

而那时的他,才年仅十三岁。

在蝗灾四起,百姓饿死之时,刘协也愿意去和李傕、郭汜斗争,让他们拿出粮食来赈济百姓。

在面对李傕、郭汜的追杀,别人劝刘协先走时,刘协也能喊出:

——“不可!舍百官而去,此何辜哉!”

愿意与百官同在。

刘协傀儡一生,奋斗过,尝试过,但最后都失败了。

或许只有当他退位之后,才是真正获得了自由。

民间广为流传,刘协退位后,开始从医。

悬壶济世,踏足乡野,扎针施药常常分文不取。

虽然史书上并未明确记载刘协退位后有从医的经历。

但在今天的河南焦作,却有大量刘协从医的民俗故事。

百家岩景区的石碑上亦刻有刘协行医图。

虽然这些都只是民间传说。

可对刘协来说,或许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自由吧。

之后,刘协又唤陈王刘宠,国相骆俊至阶下来。

“骆府君,朕拜你为司徒,兼管尚书台。”

除了给曹操、袁绍这两个外州诸侯封了三公之外,刘协又给陈国相骆俊拜了三公。

司徒主管民政,尚书台又是中央极为重要的权力机构。

此前骆俊在陈国时,本就是他负责治理陈国。

骆俊也确实有能力,把陈国治理的井井有条,民殷国富,储粮颇丰。

现在朝廷牵至陈地,刘协非常清楚该以谁为尊。

给骆俊拜三公,看似是在意料之外,实则却在情理之中。

骆俊稽首谢恩。

刘协又将目光落向陈王刘宠,道:

“皇叔此次勤王护驾,与傕、汜二贼厮杀,有大功于王室,宜当重赏。”

“朕躬至陈地后,亦见此地国安民乐,百姓富足,可见皇叔将我汉土治理的井井有条。”

铺垫了很长一段话,众人都在暗自猜测天子要给刘宠封个什么官儿。

刘协的话自殿上传来:

“朕拜你为大将军,录尚书事,总揽朝政,统领全国兵马!”

唔!!

当听到刘宠的封赏之后,包括曹操、刘备在内的诸大臣,无不心尖儿一跳。

在陈国,基本上就是刘宠、骆俊两人说了算。

可若是出了陈国,那陈国这点家底是根本不够看的。

“臣跪谢陛下皇恩!”

刘宠大喜过望,连连谢恩。

别看刘宠是封王,但他本人更喜欢平野纵马,当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。

早在平定黄巾之乱时,刘宠就自领了辅汉大将军。

陈国的兵马基本上都在他手里,刘协给他封大将军,总领全国兵马倒也没毛病。

同时这也是刘协向刘宠释放的信号。

给你大将军之位,总览朝政,等于是给了你辅政的权力。

可问题是大将军之位,尤在三公之上。

此前被封为太尉、司空、左将军的袁绍、曹操、刘备三人,皆被压了一头。

刘协这样做,是想要加强中央集权,强调朝廷中枢在天下的地位么?

众人无不纷纷揣摩圣意。

虽然这种感觉很拧巴。

但是包括曹操、刘备在内,都不好说些什么。

因为本身他们的封赏并不小,还都赐了爵位。

尤其作为外州诸侯,不能在朝中任职。

或许刘协此举,是冲着朝臣去的。

毕竟朝中专权的大臣不少,此前有人想向刘协进献粮米,都被侍中拦着不让。

刘协把朝中大权交给刘宠、骆俊二人,是想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吗?

众人纷纷猜想。

随后,刘协又封赏随同护驾来的张杨。

张杨进位卫将军,录尚书事,参知朝政。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