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165章 我比老刘先有子 (第1/6页)

第165章 我比老刘先有子

豫章何去何从?

这是华歆要重点考虑的问题。

在整个扬州,除淮南之地外,剩下的江东郡县统称为“瘴地”。

豫章虽毗邻富庶的荆州,却被南岭山群隔开,两地不通。

豫章郡的治所,南昌县。

已是本郡人口最多,相对而言最为富庶的地方了。

这里有着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。

在过去几年,豫章郡一连进行了数次权力更迭。

先是豫章太守周术病逝,然后诸葛玄被推举为了太守。

可朝廷又命朱皓为太守。

于是朱皓便联合刘繇,一起进攻诸葛玄。

结果刘繇的部下笮融又叛变,杀死了朱皓。

刘繇又领兵攻打笮融。

最后笮融身死,朝廷又任命了华歆为新的豫章太守。

总之,豫章过去几年只能用一个“乱”字来形容。

整个南昌县上至士族豪强,下至苍头百姓,全都闭门闭户,不敢出门。

甚至百姓家中连隔夜的柴薪都没有。

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太守,大伙儿都舍不得他。

听说刘繇病死,百姓们便堵在太守府外,久久不肯离去。

非要华歆接领扬州刺史不可。

但华歆保持了一个政客的冷静,好言婉拒了百姓们的请求。

豫章到底太过弱小,周边又强权环伺。

必须得认真思考,决定它未来的归属。

“子鱼以为当今天下何者为雄?”

王朗认真询问华歆。

华歆愣了一下,缓缓道:

“荆州刘景升,吴地孙伯符,兖州曹孟德,徐州刘玄德。”

“此一辈,与我豫章利害息息相关。”

能把影响力辐射到豫章来的,只有这么四个诸侯。

再远的,手就伸不过来了。

“子鱼能用之将,能过此四人乎?”

王朗接着问。

华歆摇了摇头,叹道,“莫及也。”

“那豫章资粮多少?器仗精否?士民勇果孰与他郡?”

华歆再度摇头,诚实地回答道,“皆不如也。”

话说到这个份儿上,华歆也明白王朗的意思了。

乱世之中,谁又能够明哲保身呢?

有道是,识时务者为俊杰。

赶紧寻一个强大的诸侯,及时站队吧。

“景兴之意,吾已明了。”

华歆皱着眉,说道:

“先前虞仲翔来此,便是有意使我投降孙策。”

“只是此于豫章而言,未必是明智之举。”

按照正常的时间线,历史上的华歆是在被虞翻劝说一顿后,便直接举城投降孙策了。

但这个位面的华歆却有所顾虑。

无他,因为历史上的孙策当时已经统一了江东六郡,只剩下一个豫章了。

并且在那之前,孙策还击败了刘表,斩敌两万余众,威震江东。

故以当时孙策的威名,华歆自然不敢跟他交兵,主动就献城投降了。

不过此时的孙策,手中仅吴郡、会稽两地而已。

豫章北面的庐江、丹阳俱是曹操、刘备、刘表的从属势力。

也就说现在江东的局势非常不明朗,谁也说不好鹿死谁手。

所以面对虞翻过来的劝降,华歆心中产生了犹豫。

江东这么多人觊觎,这么多诸侯下场干预。

华歆只要一个站队错误,就有可能落得个三族消消乐的下场。

兼之他的性格,本身就是内敛低调,敏感多疑。

在这重大的站队问题上,就更不可能轻易做决定了。

“孙逆横行江东,朝廷却许之以柴桑,想必是想引诱刘表与孙策两家内斗。”

王朗认真地分析道。

“孙刘两家相争,徒使豫章受害。”

“子鱼可要想清楚,究竟是要帮谁。”

华歆眼眸蹙起,眉宇间一川不平。

刘表与孙策与他挨得最近。

从感性上讲,华歆肯定是更加心向前者的。

毕竟刘表是汉室宗亲,名列大汉八俊,又是乱世良牧。

他没道理投靠孙策这个军阀头子。

从理性上讲,华歆没有上帝视角。

刘表目前看来,就是要远远强过孙策的。

荆州号称地方数千里,带甲十余万,战舰数千,粮秣无数。

孙策手上就两个瘴地,如何与刘景升相敌?

“我欲回绝了孙使,投靠刘景升,何如?”

华歆认真征询王朗的意见。

王朗却摇了摇头,正色说道:

“愚窃以为,子鱼谁都可以投靠,唯独不可在刘景升与孙伯符之间做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