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158章 一首歌唱哭数万人 (第1/2页)

大汉男儿都有上进心,没人愿意被自己的战友兄弟比下去,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。

因此刚宣布解散,众将士便迫不及待的找屯长报名,申请进入汉军讲武堂学习。

能不能学成是以后的事情,先进入学堂把位置占了再说。

关将军又没收学费,免费的干嘛不去?

将士们的情绪很是稳定,关兴却开始头疼。

因为汉军讲武堂的成立目前只是口头上的,实际上没校社没老师没教材,要啥没啥,连草台班子都不如。

人家草台班子还有个草台呢,你关兴有啥,那张舌灿莲花的嘴吗?

从零到一真的太难了,一根粉笔都得让你费尽心力。

可话已经放出去了,马上就要开学了,将士们在哪上课,先教什么,怎么教,总得拿出个章程啊,你不能今天宣布成立,明天下令解散吧?

想到开学后的工作,关兴才意识到自己草率了,回到帅帐坐到自己位置上狂薅头发,开始发愁明天教啥?

教具倒是好搞,逼急了拿块土疙瘩都能写,但教材呢,不能上来就教《论语》吧,那难度也太大了。

要知道学习是个从易到难,循序渐进的过程,必须先从最简单的开始,你不能乘法口诀都没搞懂就整微积分吧。

那该教什么呢,这个时代可没有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等启蒙圣书,能用来启蒙的貌似只有《论语》,可那玩意关兴自己都在等别人教呢,怎么教学生啊?

更让关兴感到绝望的是,大汉既没《三字经》这样的启蒙圣书,也没有阿拉伯数字,汉语拼音这样的辅助工具,学的还特么都是繁体字,这难度光是想想就感觉头大。

怪不得读书是士族的专利呢,就这入门条件,哪个庶民能进去啊?

让学生们从哪入手,关兴想了整整一个下午,最后决定干个狠的。

天亮关兴命大军再次集结,让新招收的千名学生坐在校场中间,其余大军以学生为中心继续向外扩展,围成了一个大圆。

然后命人抬着一个丈许宽的大木箱放到学生中间,学生抬头一看,木箱的四面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大字,可惜他们都不认识。

学生不认识但有人认识,谢冲盯着箱子上的字诧异念道:“《精忠报国》,这是什么,诗词吗?”

关兴大声喊道:“确切的说是歌词,是可以跟歌一样唱出来的。”

“同学们,俗话说万事开头难,汉军讲武堂虽然成立了,你们也都加入进来,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了,但从哪开始学呢,不管干什么都得有个头啊。”

“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整整一天,最后决定采用娱乐的方式教学,先唱歌,歌唱会了就写歌词,将唱歌与学习相结合,这样学起来就不枯燥了对吧。”

“读书识字这事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不难,就拿木箱上的歌词来说吧,一首歌词也就二三百个字,每个字抄个成千上万遍自然会将它的读音和笔画顺序牢牢记在心里,以后遇见一眼就能认出。”

“所以咱们先唱歌,唱会之后就抄歌词,抄完再唱,唱完继续抄,相信用不了多久,大家就会将上面的字记在心里,你们说对不对?”

众学生相互对视一眼,齐齐挥拳吼道:“将军英明。”

他们原以为上课跟传说中的夫子教书一样,学不会肯定是要挨打的,所以对于上课这事多少有些畏惧心理,现在关将军却说不着急识字,而是先唱歌,这就让他们的畏惧心理少了许多。

关兴见他们集体同意顿时笑道:“那就开始吧,我先唱你们先听,听完之后再教你们唱。”

此话一出学生们全都坐正身体侧耳细听,甚至连外围的将士都目视前方竖起耳朵,听关将军唱歌的机会不多,说什么也不能错过。

关兴见将士们这么给面子也不再矫情,捏着喉咙清了清嗓子,大声唱道:“狼烟起……江山北望……”

学生和将士们都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倾听的,但没听几句脸上的笑容便开始凝固了,有些甚至眼含热泪了,因为这首《精忠报国》的家国情怀太强烈了。

除强烈的家国情怀之外,这首歌还特别符合汉中王刘备的心境,身为汉中王的兵,将士们听到歌的刹那,自然而然就将自己代入到了汉中王的视角之中。

站在汉中王刘备的角度去听,这首歌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。

“狼烟起江山北望,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,心似黄河水茫茫,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……”

汉中王心怀报国之志,南征北战数十载,能与之相抗的除了曹操还有几人?

“恨欲狂长刀所向,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,何惜百死报家国,人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……”

汉中王征战多年,征战路上埋葬了无数兄弟手足,虽不怕死却报国无路,拼尽一切却只换来无奈叹息,让人忍不住流下热泪。

“马蹄南去人北望,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……”

汉中王被曹操一路砍杀,从中原打到江南

最近更新小说